立即咨詢 聯繫我們
English Reviews

青少年憂鬱風暴來襲!兩成國、高中生,曾認真想過要自殺

6,315 Views

青少年憂鬱風暴來襲!兩成國、高中生,曾認真想過要自殺

自殺,是台灣青年(15-24歲)第2大死因、青少年(12-17歲)第3大死因,四到七成死者生前罹患憂鬱症。自殘、跳樓……不再只是新聞事件,青少年憂鬱已成為可見的危機。孩子身體不健康,家長很容易看出來,但心理生病了,卻經常被忽略。究竟孩子是罹患憂鬱,還是「強說愁」、「叛逆期」、「抗壓性不足」?

當青少年自殺趨勢不斷攀升,證明這個問題已經不容忽視。但重點是這些問題是青年們自己不會發現的,或者說他們也是無法“自控”的。所以才導致那麼多悲劇的發生!

那麼作為家長,作為成年人,思想比青少年成熟,可能青少年遇到的問題,都是他們年少時所經歷過的,所以成年人知道如何面對與緩解。家長一定要多跟自己的孩子溝通,知道了解他們在想什麼。

自殺這種悲劇當然是沒有人願意看到的,但如果作為父母,孩子已經不幸去世,面臨重創,如果在經濟上也沒有得到補償,可以說是雙重損失!

“自殺”在中國和其它亞洲國家一般是不會獲得理賠的,但在美國,只要是購買人壽保險的兩年後,即使自殺也是可以獲得理賠的。

美國所有的人壽保險都有註明被保人在2年內不可以自殺的條款。在簽發保單的2年內,無論被保人神智是否正常的情況下自殺,保險公司不會給付完整賠償金,僅退還保險費予受益人,算是一種對死者的人道補償。倘若被保人在投保的前2年逝世,保險公司就會進行死因調查。

如果被保人在簽發保單的2年後自殺,保險公司即使知道是自殺的情況也需要給付死亡賠償金。美國法律認為,一般人不可能在幾年前就開始預謀自殺,即使曾動過自殺念頭,在幾年後也會有所改變。

「點看」各國自殺保險理賠分析

「那個9年級的孩子總是靠窗坐,上課常趴在桌上,幾次沒來,再見面時我問他怎麼了,他不願意講……之後出缺席就很不正常,大家都說他懶惰……他本來很帥很瘦,但後來變胖很多,原來父母離婚,媽媽沒力氣管他,他用『吃』來發洩自己的壓力……」一位北台灣升學熱門滿額國中的老師回憶著學生的故事,「有些高敏感型的孩子真的包裝得很好」。

「上課上到一半,一個學生突然從教室裡走出去,要往下跳,好幾個同學、老師衝出去抱住她。之前有看出她有問題,但看不出她會做這事(跳樓)。其實,有這種傾向的不只一個……」 一位在南台灣第一志願高中教書23年的老師觀察,這幾年學生的情緒很浮動,要無時無刻盯著,「這些孩子絕頂聰明,又特別敏感,跟她們講話要很小心,只要用錯詞,她們就把門關起來了。」

「那個資優孩子剛入學時很積極,一直找老師做專題;但後來發現這不是自己喜歡的科系,又不敢轉系,很痛苦,好幾次想跳樓……他照著父母的藍圖在生活,藍圖很漂亮,但不適合他。還好後來修了一門喜歡的課,被動的被找回來。」一位台大工學院教授發現,不論男生女生都有情緒困擾,但因為已經成年,除非學生自己求助,否則為尊重學生的隱私,「大學老師能幫忙的不多,」他說。「導師除了請學生吃個飯,跟他開開玩笑,看他笑得開不開朗,能稍微確認一下,但真正要提供協助,還是要回到專業的心理輔導角度。」

「點看」人壽保險常見問題

從北到南,從國中到大學,愈來愈多學校老師、輔導老師面對著有情緒困擾的學生,憂鬱症、自殘、拒學、跳樓這些在媒體新聞事件中讀到的字眼,成為校園中與師生近距離的常態。在訪談中,老師們會用「在崩潰邊緣」、「一直悶著燒」、「深夜張老師求救電話,常常打不進去」等字句,描述校園中日漸嚴重的學生情緒問題。都會區各校輔導老師工作量爆表,平均每週必須長期處理的諮商個案,過去幾年,從個位數暴增到十幾人。

我們的孩子怎麼了?對照3個統計數字,揭示了幾個大人不能輕忽的事實:

1、自殺,青年第2大死因,青少年第3大死因

根據衛福部公布的2017年台灣人死因統計結果分析,自殺為12-17歲台灣青少年第三大死因,僅次於事故傷害和惡性腫瘤

「點看」如何在確診癌症後購買人壽保險

而從2003年起,在15-24歲(高中、大學生)這個族群的死因中,自殺就一直高居第二。

自殺和早發型憂鬱症關聯度高。精神科醫師沈政男統計,47~74%自殺身亡的青少年,生前至少符合一項精神疾病的診斷準則,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憂鬱症。

2、兩成的國、高中生,曾經認真想過要自殺

再根據衛福部國、高中生健康行為調查,有高達21.1%的國中生和18.7%的高中生, 曾經認真的想過自殺。

「點看」人壽保險拒賠的4個原因

同份調查也顯示,7.9%國中生、9.4%高中生經常或總是感到孤單或寂寞;7.3%國中生、10%高中生經常或總是睡不著覺。

「點看」中國,香港,歐美人壽保險的對比

憂鬱症初期很難覺察,很多都是生理症狀先出來,「最容易觀察到的就是睡眠障礙增加,青少年通常只會睡不夠,如果孩子連續抱怨睡不著,是一個值得注意的警訊,」台中忠明高中輔導主任蕭軒華提醒。而當孩子有「想死」等自殺的念頭甚至計畫時,更是不能輕忽。

3、每7位有1位青少年,有明顯憂鬱情緒,需要專業協助

長期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董氏基金會,在今年9月也公布針對六都國、高中職學生的憂鬱情緒現況調查結果,有13.3%的青少年(也就是每7位有1位)有明顯憂鬱情緒,需要尋求專業協助。但僅1/10因此求助輔導老師,在有明顯憂鬱情緒者中,約3/4不願或很難跟父母說出所遭遇的狀況。情緒無法說出來、理清楚,累積久了就成病。

「點看」美國最佳人壽保險公司排名

憂鬱症也是全球議題。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近10年,全球憂鬱症人口成長近4倍,已達3億人。

WHO指出,2020年全球3大疾病中,憂鬱症排名第2,僅次於心血管疾病,更甚於愛滋病。憂鬱症不分年齡和社會階層,任何人在任何時期都可能受到憂鬱症衝擊。全球有10-20%兒童和青少年罹患精神疾病,其中一半的精神疾病始於14歲。

全球每10個青少年,就有1-2個有精神疾病

在美國,因憂鬱症引起的傷人或自殺悲劇,更引發菁英高中和大學的高度關注。根據美國健康和人力服務部2015統計,有300萬名12-17歲美國青少年,過去1年曾經歷憂鬱,並影響到日常生活。而大學校園最常見的兩種心理疾病則為焦慮和憂鬱。2017年美國大學健康協會統計,過去1年曾感覺沮喪憂鬱的大學生比例為39%,感覺焦慮則高達61%。

「點看」新冠肺炎保險

追求完美的特質,可能潛藏著無法言說的情緒。根據真實事件寫成的《麥蒂為何而跑:一位典型美國青少年的掙扎與死亡悲劇》,就描述主角麥蒂成長過程中,不論在社交、學業和運動表現上,一路都是人人稱羨的人生勝利組。卻在進入長春藤名校賓州大學後,無法面對現狀的不完美、無法忍受別人失望的眼神,逐漸陷入憂鬱症狀,在19歲那年,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2014年麥蒂的死震驚全美,引起各種討論,全美菁英大學開始注重學生心理健康。紐澤西州在2016年頒布「麥蒂‧哈勒瑞自殺防制法案」,要求州內所有大學必須提供全天候的心理諮商服務,以防悲劇重演。位於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更倡議「活得好才學得好」,並有同名網站提供各種服務,卻隔沒幾天,就有學生自殺。

「點看」美國看病省錢攻略-終極篇!

鏡頭拉回亞洲。香港青少年的自殺率更是讓人驚心動魄。2016年3月出現青少年自殺潮,9天之內竟有6起自殺案件,年齡從11歲到21歲,其中8成是從高樓墜下。香港薩瑪利亞防止自殺協會特別提供免費求助APP,最小的求助者竟然只有7歲。

青少年自殺跡象

许多自杀的症状和体征都类似抑郁症

以下是青少年尝试自杀的迹象,请家长们注意:

• 改变饮食和睡眠习惯
• 与朋友和家人隔离并不参加定期的活动
• 暴力行为,逆反行为,或离家出走
• 毒品和酒精的使用
• 对自己的外表过于忽视和不检点
• 明显的人格改变
• 持久的无聊感,注意力难以集中,或学校功课质量下降
• 经常抱怨身体不适的症状,往往与情绪有关,如胃痛,头痛,乏力等
• 对于有趣的活动失去兴趣
• 不能容忍表扬或奖励


策划自杀的青少年往往有以下表现

• 抱怨自己是坏人,或感觉自我腐烂
• 会给与口头提示,如:“很快我就不再是你的问题了”,“什么事都无所谓了”,“我不会再见到你了”
• 一步一步的作自杀前的工作,例如:放弃最喜欢财产,清洁他或她的房间,扔掉重要的财物,等等
• 在经历一段抑郁的折磨后突然变得开朗如儿童或青少年表示说,我要自杀或我准备自杀,家长应非常重视他(她)们的声明,马上去合格的精神科专业人士那里去寻求帮助。人们常常感到不舒服谈论有关死亡的问题。

然而,询问孩子是否抑郁或有轻生的念头是非常有帮助的。这种问题可让孩子觉得有人关心他(她)们,并提供倾谈问题的机会,以防止孩子有轻生念头。

如果出现以上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迹象,家长应告诉孩子他(她)们的担心,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经过家庭的支持和专业人士的适当治疗,有自杀迹象的儿童或青少年可得以治愈并重新返回到更加健康的发育过程。

「點看」其它相關的青少年自殺英文報道